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標題: 2018桃園農博 實現環境永續 [打印本頁]
作者: WendyHsu 時間: 2018-5-18 14:33
標題: 2018桃園農博 實現環境永續
為期40天的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在5月13日閉幕,創造超過330萬人次參觀的紀錄。今年農博以「循環經
濟」、「科技農業」、「綠色生活」、「地景藝術」為4大亮點,舉辦300場以上的互動與表演活動。儘管
農博閉幕但卻不是劃下句點,除了將靜態展出到6月3日,也將成為環境教育、青年農民的育成基地。明年
「2019桃園農業博覽會」,將重新改造變身,推出新的政策主軸,再次和各界見面。
◎箭竹成竹吸管 環境不生塑
『(原音)這是魚的造型,我們使用的是廢棄的紙板,以及一些廣告的用紙去做出來的帽子,給小朋友用造型
很有創意。』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強調廢棄物回收再利用,造訪農博的民眾,透過自己動手做,體認「資源再生」與
「循環經濟」的重要。像是用箭竹做成的竹吸管,可以取代一次使用就丟棄的塑膠吸管,落實環境教育。
『(原音)小朋友: 這樣子就不用多做塑膠吸管,也不用浪費,一次就要丟掉。』
◎低碳建築「土盒子」 當假日農夫好輕鬆
來看看這棟農舍,外觀看來似乎跟一般農舍沒什麼兩樣,但這可是用鐵皮貨櫃再包覆台灣北部紅土搭建而成
的「土盒子」。愈來愈多的都會上班族,也想當假日農夫,體驗無毒的休閒活動。但買塊農田,再蓋個農
舍,資金得花費不少,強調低碳的「土盒子」,不僅費用較一般傳統土磚少很多,且建築物的牆面,也能種
植喜愛的蔬菜植栽,不用彎腰也能夠輕鬆採收。財團法人低碳健康生活基金會執行長張水田說:『(原音)貨
櫃最大的問題,它是一個耗能的建築體,在裏面要有大量的冷氣和暖氣,所以人無法在裏面久居,它們兩個
的缺點,它們的互補,剛好產生一個最好的「土盒子」。就是我們如果用紅土包著這一個貨櫃屋,它可以延
長10年的使用壽命,因為櫃體如果生繡,紅土自重有13公噸。』
要達到「能源自主」的境界,在「土盒子」內也不是一件難事。不使用來自台電的電力,但進入室內,卻是
燈火通明,風扇、冰箱、電視都能運轉,靠的就只有太陽能的直流電。張水田說:『(原音)使用直流的插
頭,直接給直流的家電使用,完全不經過任何轉換。』
走上「土盒子」的屋頂,宛如縮小版的田園景觀。在這裏可以看到水蜜桃樹、稻子以及香草植物,植栽長成
全利用回收的雨水澆灌,透過在屋頂種植作物,也讓建築體達到「斷熱、保溫」的效果。張水田說:『(原
音)我們現在是用直流馬達,把雨水直接抽到魚菜共生的水盤裏面,我們就利用這個水盤,當作是水塔的用
途,也就是利用這個空間,我們用自然種綠的方式,來澆灌所有的植栽,這個我們的空心菜,已經在這個展
期,從小苗到自然長成,用魚的排泄物,來做為青菜的肥料。』
◎低碳生活 為環境永續盡心力
來到農博的另一角,這裏是桃園環保局以「碳索生活」為主題,連結了山林、大地、海洋與地球萬物打造的
展館,透過劇場、實驗室以及藝術創作,要讓民眾了解,「碳」和生活有那些關聯,而地球村的每一份子,
又該如何為永續循環的生活環境盡心力。
門口迎賓的3隻招潮蟹,是桃園在地藝術家使用汽車零件和五金廢料所創作。館場入口的「生命之樹」,則
是使用廢棄木棧板,用創意延續新生命。桃園市環保局副局長陳增祥說:『(原音)我們桃園的工廠很多,木
棧板大部分在產業都是用在包裝材上面,往往過去的使用,就當作廢棄物,其實是很可惜的,因為是可以循
環利用的。』
「碳索生活館」也是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唯一具有二樓的展場,透過示範,讓節能從周遭生活做起。像
是運用通風對流設計,夏季不開冷氣,也可以很涼爽;選在地的食物,就能減少碳足跡,並透過輕包裝,營
造出屬於自己的減碳生活妙方。陳增祥說:『(原音)透過環境的體驗,告訴我們參觀的民眾,吃的東西要選
在地,為了身體健康,不要單吃單一種的食材,要小份量,還有食材不要過度的包裝,包裝不要那麼多。最
後形成食材不要經過太多程序,然後能夠少消耗一些能量。』
2018桃園農業博覽會,為期40天的展期,吸引超過330萬人次參觀。園區也以「循環經濟」為整體的設計理
念,首創農事智慧電網,坐擁2處光電廊道、氣象站風機、溫室屋頂等10處發電設施,展期總發電量達12萬
7千多度,讓園區用電可以自給自足,充分實現環境永續的意念。
https://tw.news.yahoo.com/2018%E6%A1%83%E5%9C%92%E8%BE%B2%E5%8D%9A-%E5%AF%A6%E7%8F%BE%E7%92%B0%E5%A2%83%E6%B0%B8%E7%BA%8C-082000054.html
歡迎光臨 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http://bbs.tapa.org.tw/)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