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標題: 海口:「濕地水韻」穿越歷史溫潤現實生活 [打印本頁]

作者: WendyHsu    時間: 2018-12-3 14:44
標題: 海口:「濕地水韻」穿越歷史溫潤現實生活



海口:「濕地水韻」穿越歷史溫潤現實生活

中國新聞網


  (百城調研)海口:「濕地水韻」穿越歷史溫潤現實生活

  中新社海口12月1日電 題:海口:「濕地水韻」穿越歷史溫潤現實
生活

  中新社記者 尹海明

  成群結隊的魚兒穿梭在茁壯成長的紅樹苗間,椰樹下休閑鍛煉的
人絡繹不絕……早晚時分的海口美舍河,是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
好畫卷。

  10月下旬,海口榮獲全球首批「國際濕地城市」,美舍河是濕地
城市建設成效顯著的一個縮影。

  海口城區,北臨瓊州海峽,南部有被譽為「濕地博物館」的火山
熔岩濕地,東邊有「紅樹林王國」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南渡
江,美舍河與五源河從東西兩側穿城而過,自古就有「水城」之稱,大小
濕地星羅棋布。

  海口濕地蘊藏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唐代宰相韋執宜被貶到今海
口龍泉鎮,看到周邊大量泉水湧出,不遠處卻有萬畝旱地,就模仿都江堰
興修水利,子子孫孫持續修至明代。」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主任陳松
舉例說,「修好的水利設施要有人管,每戶把收成的1/12上繳僱人來管,
這是早期的『河長制』。」

  然而,海口「水城」神韻曾一度失色,僅美舍河,每天有近8萬噸
污水直排入河。

  近年來,中國對生態文明建設高度重視,海口濕地迎來「重生」
契機。「海口把整座城市作為一個大濕地來規劃。」陳松說,海口在全國
省會城市中率先編製並實施濕地保護修復總體規劃,出台系列法律法規,
組建濕地保護組織管理體系,成立院士領銜的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等。

  推進濕地城市建設從「最難啃的骨頭」美舍河開始。2016年底,
海口摒棄過去河道硬化渠化方式,採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
復」的路徑,開始全面啟動美舍河治理。在3.5萬平方米建築垃圾堆棄
場上,建成八級凈水梯田人工濕地,可日處理生活污水5000噸;在河道中種
植紅樹林,成為國內城市內河成功種植紅樹林首例。

  緊接著,五源河原設計的硬渠化水利工程,改成「生態水利工程
+濕地公園」項目;原是土地整治工程的潭豐洋濕地改為「生態土地平整
+濕地公園建設」項目;響水河、新舊溝、三十六曲溪等濕地公園的規劃也
陸續面世……根據規劃,海口將打造4個國家濕地公園和3個省級濕地公園
以及45個濕地保護小區、羊山濕地多用途管理區等。

  建設「濕地學校」、民間環保力量加入、媒體宣傳報導和監督、
科研機構介入等,又推動濕地保護成為民眾共識。

  高高2014年創立民間機構松鼠學堂自然教育工作室,把科學知識
「翻譯」成家常話,讓民眾在遊玩過程中感受和傳播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如今在海口,濕地生物多樣性嘉年華、濕地知識進校園、濕地攝影大賽、
中外志願者清理水葫蘆等活動豐富多彩。

  帶著歷史溫度,海口濕地又重新滋潤市民的現實生活:市民欣喜
看到,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陸續發現列入保護動植物範圍的野生稻、
水蕨、藍胸秧雞,以及「最美小鳥」蜂虎;香港學者專程帶領70多名師生
走進濕地考察學習,稱讚海口濕地保護為教育教學提供了便利;「90后」
周緣,與他人成立企業在潭豐洋、新舊溝等濕地培育水生蔬菜、花卉種
苗,並運用魚菜共生實現生態循環治理農業禽畜糞污,發展「濕地經濟」
……

  海口濕地已引來旅遊業界的垂青。海南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董事長
尚曉建議,在保護的前提下,把海口濕地公園及周邊地區打造成以濕地生
態為基礎、以人文生態為精髓、以休閑度假功能為主,集多種功能於一體
的旅遊綜合體。

  「海口國際濕地城市建設勢頭好、幹勁足。」陳松表示,海口將
大力解決濕地保護管理能力不足、生態補償機制未建立、外來有害物種入
侵等問題,同時做好濕地旅遊開發、濕地旅遊配套服務、濕地文化底蘊挖
掘及濕地動植物資源合理利用,推動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完)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181201/29065664.html












歡迎光臨 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http://bbs.tapa.org.t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