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標題:
弘兼憲史《島耕作農業論》:向講求合理與效率的農業強...
[打印本頁]
作者:
WendyHsu
時間:
2019-3-18 17:44
標題:
弘兼憲史《島耕作農業論》:向講求合理與效率的農業強...
向講求合理與效率的農業強國「荷蘭」學習——如此小的國家為何能成為世界頂尖?
專門供應外銷的農作物
最早的時候,荷蘭的農業並非現在高效率的生產模式。
原先荷蘭的農業都是家庭式農業,歷經了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集約化後,才有今天的榮景。若用
數字來描述這段過程,一九八○年荷蘭約有十四.五萬戶的農家,到了二○○七年減少到七.七萬
戶。
其中,設施園藝面積不到○.五公頃的農戶,在一九七五年時有五九○六戶,二○○七年時劇減至
六一三戶。另一方面,設施園藝面積達兩公頃以上的農戶,從一○一戶暴增到六九一戶,足足成長
了七倍。
也就是說,在這三十年間,農戶的經營規模急速擴大。
此後,農業從業人員數量減少,農場的經營規模擴大,加上勞力往其他產業移動,農業從業人員每
人的平均產能也隨之提升。雖然人數減少,但生產效率卻大幅度提升。
自古以來,日本的農業都是以家庭為單位,與荷蘭對比之下,根本是截然不同的世界。
若進一步細看荷蘭的農業,日本和荷蘭最大的差異在於「設施園藝」這一塊。
荷蘭的設施園藝主要的生產項目是玫瑰、菊花、小蒼蘭等切花,還有番茄、彩色甜椒、茄子等果菜
類。在二○○六年,其設施園藝的農產品產值佔全國的四成。
荷蘭的第二大強項是「草地酪農」。荷蘭的露天農地不種植其他作物,反而是用泥炭土種植畜牧業
所需的牧草,這就是草地酪農。
所謂泥炭土(peat moss),就是沼澤或河湖地帶富含大量植物殘株的堆積土壤。濕地的植物生長
茂密,植物死亡後沉積在下方,因底部的氧氣不足,微生物分解的活性受到抑制,而造成植物殘株
分解不全,底部的土壤便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
在其他方面,還有食用的馬鈴薯、甜菜等農作物。園藝作物有高麗菜、花椰菜、青花菜等。另外還
有肉雞、蛋雞、肉豬等集約型畜牧業。
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主要作物——番茄,荷蘭的番茄自給率為百分之三一○。此外,豬肉的自給
率為百分之二四○,產量遠高於國內的需求量。
設施蔬菜依品項、面積與日本相較,日本市場前三項的總合只佔全體的百分之三十七,荷蘭前三項
則佔百分之八十。(譯按:意即荷蘭的農產品只有那幾樣,沒得挑。)
荷蘭的農業生產是「外銷導向型」,農產品多半因應外銷的需求,也可以說,他們並不在乎所有的
項目是否在國內達到自給自足的程度。
例如,需要大面積生產的小麥等穀物,荷蘭在這項農作物上徹底棄守,這些品項全都由國外進口,
也因為如此,荷蘭不只是農產品外銷大國,也是農產品進口大國。
荷蘭的農產品進口總額非常高,但其中藏了許多細節。
例如香菸、巧克力、可可脂這類加工製品,荷蘭進口原料,經過加工後再外銷成品。
以巧克力來說,巧克力的原料是可可豆,可可樹是熱帶作物,不可能在荷蘭種植,只能從過去曾為
荷蘭的殖民地印尼等地進口大型農場所生產的原料豆。
世界知名的農產品貿易企業——聯合利華(Unilever)——在荷蘭設有據點,將原料的可可豆加
工成巧克力或可可粉,提升可可豆的附加價值後再外銷到其他地方。除了聯合利華,像是 Droste
等標榜「荷蘭製造」的巧克力品牌也不少。
其他的還有香菸、飼料等,進口原物料後加工外銷,此加工貿易是荷蘭的強項。
此外,荷蘭也是歐陸的轉運站,來自西班牙等地的南歐蔬菜都匯集於此。荷蘭是轉口貿易的重要據
點。
為了在歐洲立足
轉口貿易之所以可行,荷蘭的地理位置是重要的關鍵。
荷蘭位於萊茵河等大河的出海口,鹿特丹是條件不錯的深水港,荷蘭得以很輕易地從非洲等歐洲國
家以外的地區進口農產品。其國土的地形平坦,鹿特丹的地理位置很容易透過陸路交通,與歐洲其
他人口眾多的城市相連結,於是鹿特丹便成了歐洲的對外門戶。當然,從鹿特丹也可以利用海運向
英國、北歐等國輸出商品。
荷蘭的貿易對象中,百分之八十的農產品外銷到歐盟(EU)各國,包括德國,很早以前就是荷蘭
的貿易夥伴,荷蘭外銷的農產品有四分之一賣給了德國,其他依序有比利時、法國、英國等國。另
外,荷蘭進口的農產品中,有六成是來自歐盟各國。
歐盟(EU)起源於一九九三年十一月,至今共有二十八個會員國。歐盟在一九九八年五月成立了
歐洲中央銀行,隔年一月開始發行單一貨幣「歐元」。即使歐盟各國之間享有貿易免稅,荷蘭依舊
貫徹以外銷為導向的農業路線。
不過,歐盟境內的免關稅是一把兩面刃。
歐盟其他國家有可能生產出比荷蘭更好、更便宜的農產品,荷蘭終有一天會面臨競爭對手。正因為
如此,荷蘭很注重農業的研發工作。
荷蘭國內有六座由園藝生產者、研究機構、相關企業集結而成的 Green Port園區。我參訪了其中
一座位於威斯蘭(Westland)的植物工廠。
威斯蘭在鹿特丹近郊,以前這裡就有很多溫室,因此有「玻璃的街道」之稱。
威斯蘭名副其實,大型玻璃溫室櫛比鱗次。以前威斯蘭多半是個體農戶,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農業集
約化,現在都成了規模很大的企業。
荷蘭的農業之所以勝過西班牙等國,正是因為這種規模化的經營。有了經濟規模,便可帶入自動化
的作業系統,提升生產效率並減少人事成本的支出,生產成本因而降低。
在威斯蘭也有品種改良的相關研究,「我們以十五年為一個時程,先興建園藝設施、拓展道路等基
礎建設,當這些目標達成之後,才進入下一個階段的計畫。」負責導覽的人員說道。
威斯蘭依照這些中長程的計畫一步步地拓展,現在已進入「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y)的
發展階段。
「創意產業」是指威斯蘭地區的農業和其他非農業相關產業的結合,例如歌手女神卡卡(Lady
Gaga)的舞台服裝,以新品種的花卉為創作基礎,世人就會因為她而注意到這些新花,進而促進
花卉的銷售。
這種方式和以往的農業、農戶都不相干,是全新的商業模式。
畢竟農業這個產業無法靠一己之力就能成長,需要各行各業的專業分工,才能維持領先的優勢。
用二氧化碳對植物施肥?!
威斯蘭的農業也試著將造成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導入農業生產,靠農業來減少碳排放。
在威斯蘭,工業工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被引入玻璃溫室中,供給植物成長所需的光合作用。
還有,威斯蘭地區的地底下有攝氏八十五度左右的溫泉水脈,利用地底下一百到兩百公尺的地方作
為溫水的儲水槽,成為玻璃溫室加溫熱源。現在,威斯蘭正思考將溫水供應給附近的住戶當暖房使
用。[譯按:即「地源熱泵」(Geothermal Heat Pump)的應用計畫]
在其他方面,還有一項種菜同時進行魚類養殖的「魚菜共生」計畫。利用植物的果實來餵養魚,魚
所排放的糞便和養液調配後可供應植物成長,形成食物鏈的循環系統。在具體的運用方面,其中一
項試驗是番茄和南洋鯽(譯按:在台灣稱為吳郭魚)的混養,還有一項是利用下水道的家庭廢水進
行植物栽培的實驗,此外還有各種試驗計畫,讓我大開眼界。
有些研究報告指出,地球總人口將在二○五○年時達到一百億人,到了那個時候,人類的食物來源
要如何取得?這是許多人正在思考的宏觀問題。
客觀來看,在政府和農戶的關係上,荷蘭和日本根本就不一樣。
「日本與荷蘭最大的不同在於,日本的農業被當成選票,和政治勢力有太多牽連。雖然政府提供很
多補貼和優惠,但這是打從心底瞧不起農業,把農業當成弱勢產業在看待吧。」一位荷蘭的農業相
關人員如此評論日本的農業。
當然,荷蘭也有農業的補貼政策。然而,不管是農戶總收入和補助款的比例,或是淨利與補助款的
比例,補助款所佔的比重都很低。荷蘭的農業補貼是用在「硬體的折舊」方面,也就是說,這些補
助款是為了資本密集型農業而設計的,用來分擔農戶在設備投資上的金流壓力。換句話說,荷蘭是
為了創造長期的利益而發放補貼。
但日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另外,從政府的預算來比較,荷蘭和日本的研發預算都約為億美金左右(根據二○○九年的資
料),近年沒什麼變動。但日本總預算的金額是荷蘭的四倍,可知荷蘭在研發上投入多大的努力。
地表最強的荷蘭農業也不是沒有弱點。
荷蘭的農業是非常極致的業態,專為高收益農作物打造,追求高效的農業經營模式。
因為荷蘭在歐盟的地理優勢,而導致這個現象,也因此造就了世界排名第二的農業出口產值,但不
能因此認為荷蘭的農業競爭力在世界排名第二。
荷蘭鎖定了少數的農產品項,如同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其風險勢必提升。
例如番茄這個品項,荷蘭後面有西班牙、波蘭等國緊追在後。今天若和西班牙的番茄比較,在鮮
度、品質等方面,荷蘭都略勝一籌。
不過,若觀察荷蘭的超市,就會發現能挑選的東西並不多,不像日本有很多東西可以挑選。也就是
說,在荷蘭超市找不到日本有的,高甜度、高茄紅素等比較特殊的番茄品項。日本的番茄有些像水
果一樣甜,但荷蘭不重視這類高附加價值的品項。
話雖如此,日本還是要學習荷蘭農業的效率和合理性。
荷蘭的設施栽培有百分之九十是利用電腦來操控生長環境,而日本在這方面僅只有幾個百分點而
已。
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日本在電腦控制這種高科技產業的進展如此緩慢。然而,在資訊科技這種講
求細微控制的領域,明明是日本的強項。
另外,身為第一線生產的農場,荷蘭會與周邊的機構結合,形成一條緊密的合作網絡。例如,德國
是荷蘭最大的出口貿易國家,荷蘭便需要專門的研究機構去分析德國的市場動態。
因此,在瓦罕寧恩大學、荷蘭政府、歐盟等這類在農業「產、官、學」的合作上相當緊密,尤其是
在提供民間農戶的顧問諮詢、栽培系統或市場動向等技術指導方面。
日本並不存在農業諮詢顧問這種角色,和農民往來的銀行當中或許有這種人,但也屈指可數吧。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5280
歡迎光臨 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http://bbs.tapa.org.tw/)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