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魚菜共生推廣協會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Login

免註冊即享有會員功能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83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綠色生活:微菜苗成就大志 紓緩糧食危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8-10-15 16:37: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微菜苗需時一至三周生長,體積雖小卻蘊含大量營養,味道與該品種的成熟蔬菜相近。
(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微菜苗是菜葉長出前的小苗,小小的菜苗看似難以果腹,營養含量原來比成
熟蔬菜更為集中。這些在外國流行、多用於調味和伴碟的菜苗,原來生長周期極短,短至
一周已可收成,加上只要光和水已足夠生長,在供應和食物安全上,似乎給予消費者更大
信心。微菜苗雖小,亦能成就大志,在減少碳排放、紓緩全球暖化引伸的糧食短缺危機
上,它們又可以充當怎樣的角色?

收成快 營養高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上周發表報告,指全球暖化若以目前速度持
續,二○三○年至二○五二年間氣溫或上升1.5℃,引發如旱災、洪水等災難,更會引發糧食
短缺危機。專門種植微菜苗(microgreens)的初創企業Urban Grow創辦人之一
Edmund指出,糧食短缺危機其實比大眾認知更迫在眉睫。他引述農業數據科技公司Gro
Intelligence創辦人Sara Menker去年發表的演說,二○五○年是許多科學家和環保組織
預言的「死線」,但這以食物重量估算的方式不能如實反映實際情况,「我們吸收的是卡
路里而不是重量,若計算卡路里,其實二○二三年食物就已經不足夠。其實不是很久之後的
事,只是五年而已。」隨人口激增,Sara Menker預計二○二七年起,全球每年將出現
214兆卡路里短缺,即三千七百九十億個巨無霸,遠超麥當勞有史以來的生產總量。微菜
苗在外國風行多時,較多用於伴碟和調味之用,Edmund與Miranda一年多前嘗試研究以
室內水耕方式種植,視之為紓緩糧食供應危機的可行方式。微菜苗是蔬菜菜葉成熟長成之
前冒出的小葉(baby leaves),短至一星期即可收成,「microgreens的營養很
intensive,一安士已等於約一磅mature plants的營養」。有研究證實,微菜苗在維他
命、礦物和抗氧化劑含量上遠超於同等分量的成熟蔬菜。

毋須肥料生長

Edmund與Miranda本科修讀酒店管理,畢業後投身微菜苗種植,源於在學時一門餐飲課
上實習經驗所啟發。課上他們參與菜式設計、採購、煮食和服務過程。因為餐廳受「餐飲
業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監管,要求所有泥種蔬菜必須以專門的清潔劑洗淨,
「餐廳蔬菜從荷蘭進口,我們沒有親身去過那裏的農場,不知他們究竟用什麼來種植,也
不知有沒有加防腐劑,要這樣洗過浸過才放心。」Miranda說。Edmund則表示,一般工
廠農場的種植過程會使用大量有致癌風險的肥料和防腐劑,「消費者因沒看過才吃得下,
若親眼目睹相信不會吃了」。他認為消費者到菜市場或超市購物,每一次的選擇其實都是
一次投票,告訴生產者自己需要什麼,「當香港大部分人都買超市最便宜的菜,那就告訴
供應商,其實便宜是最大考慮,安全與否沒那麼重要」。

以椰子殼代泥種植

相對以清潔劑清洗蔬菜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他們認為更應從源頭着手,遂簡化魚菜共生
的概念,嘗試以水耕方式種菜。「水耕是不用泥土去種」。Edmund身後有數排六層高的
層架,每層放滿一盆盆、一杯杯不同種類和種植階段的微菜苗,他隨便拿起一杯紅菜頭
苗,「你看,這些其實不是泥,是椰子殼。」打碎了的椰子殼是他們用作水耕的種植媒
介,整個過程只需要水分和光源,便足夠讓種子發芽,生長成健康的微菜苗。微菜苗一般
生長至一至三吋高,看見真正的菜葉冒出時就是收成的時機,「也有些大廚喜歡待到true
leaves(菜葉)與baby leaves(微菜苗葉)長至差不多大小才收割。」目前他們主要直
接供應種好的微菜苗給餐廳,原盆送遞抑或預先收割,視乎餐廳喜好。

種植有法 減低海洋污染

IPCC的報告建議大眾改變飲食習慣,呼籲少吃肉,因為肉類生產會產生比蔬菜種植更大量
的二氧化碳。Edmund指出大規模的工廠式農場其實製造嚴重環境污染。「這世界大概
40%的溫室氣體來自泥土種植。」他解釋種植本不至此,但人口過盛對蔬果產量需求超出
生態平衡,為求大量生產,往往要添加化學物料催生,「種植時放了什麼進泥土裏?傷害
泥土的物質會滲入地下,落到海洋。」

減少碳排放似乎不能只停留在以蔬菜代替肉食的層次,更應進一步追求種植過程對環境更
友善。他們表示,微菜苗因種植周期短,快速收成大大減低投放的能源,加上水耕種植法
比泥土種植節省高達95%水,「每天會視乎種植媒介(即充當『泥土』的椰子殼)的濕度
澆水,加入的水分都是微菜苗所吸收掉的,不會流失」。水耕種植亦避免養分流到河流、
海洋造成污染。

目前,為了提高成本效益,他們使用燈光照射,並以冷氣調節合適溫度,為植物進行光合
作用提供最有利的環境。過程中使用電力,其實牽涉一定的能源消耗,期望以使用再生能
源的方向改進,比如在天台安裝太陽能板發電,但成本之高若欠缺政府資助恐難成事。另
一方面,他們亦考慮推出「grow kit」(種植套裝),提供不同品種的種子及種植指引,
讓大眾自行在家種植微菜苗。要種出優質的微菜苗需要調控生長環境,能源效益上雖未必
理想,但他們始終認為種植過程仍然可以讓人體驗種植樂趣,品嘗成果。

技術成熟 何不自己種?

Edmund說,目前香港的蔬菜95%靠中國進口。倚賴進口,除了不夠新鮮,在不必要的運
輸過程中產生大量碳排放,而供應變故、匯率升跌亦可能令菜價一夜間飈升,「為何要從
其他地方進口,而不自己種呢?」Miranda問。室內水耕種植更可透過層架在固定的範圍
內提升數倍產量,若加以投資,不用承擔天氣變故風險,必定可以提供一定數量的供應。
他們眼見在蔬菜供應上同樣不能自給自足的新加坡,近年大力發展天台和室內農場,「即
使大量依靠進口,世界各地都有發展室內農場的趨勢。新加坡、中國和日本都有政府資
助,香港卻沒有。」Edmund預見氣候變化將帶來更多極端天氣,剛過去的超強颱風山竹
讓他們看到很多農田遭到嚴重破壞,即使早已料到颱風來臨亦無法倖免,認為室內種植的
發展在氣候危機的威脅下勢在必行。他們認為室內種植的技術已經成熟,香港亦有足夠條
件發展,毋須過度倚賴進口蔬菜。支持本地小農場,他建議效參考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社區支持農業)概念,連結農場或由農場自發建立網上平台,
讓消費者登記訂購,農場每月會提供一定數量的蔬菜,「這樣大家可以吃到本地菜,又能
支持本地農場」。

微菜苗種植過程

1.浸泡種子

部分微菜苗品種如豆苗的種子比較大顆、堅硬,需要預先用水浸泡一天,較易發芽。

2.放種子、發芽

將打碎的椰子殼噴濕,將種子平均撒到表面,再加水。種子發芽需要潮濕的環境,但要留
意過多水分,可能導致種子發霉。

3.遮掩光源

種子發芽的階段,需用蓋遮掩一至兩天,避免接觸光源,鼓勵它們為尋找光源長高。生長
到一定的高度,才打開蓋,並開始讓它們照燈。部分品種在遮掩光源的步驟前,需透過其
他媒介(如紙杯)先壓緊一至兩天,施加壓力促進日後生長。

4.照燈與室溫

微菜苗的生長過程中,每天需要照射十至十六小時燈光。雖然白燈包含光譜中所有顏色的
光,為節省能源,會集中照射植物生長需要的藍和紅光。溫度需要控制在20℃至25℃之
間。

5.澆水與二氧化碳監控

每天人手澆水,若大規模種植,可採用有洪水與排水(flood and drain)功能的裝置,
預設時間注水,營造輕微水浸的效果,再適時排走,讓植物吸收需要的水分。機械化處理
可減省人手開支。空氣中一定的二氧化碳含量有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可以儀器檢測、釋
放。

文//潘曉彤

圖 // 受訪者提供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https://ol.mingpao.com/php/cultu ... &issue=20181014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TAPA, Taiwan Aquaponics Promotion Association, ROC

GMT+8, 2024-11-22 05:33 , Processed in 0.02698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