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WendyHsu 於 2016-5-18 13:17 編輯
香港養魚業,近年遇上翻新契機,最大轉變是容納不同性質的養魚法。
像農夫杜日文,試驗蟲、魚、菜共生系統,如玩平衡木——養出魚來,同時關注環境。
杜日文今年五十餘歲,老本行是紡織生意,因為崇尚簡樸天然生活,十年前轉行做農夫。開
始時只種有機菜,為了找天然肥料,便養起魚來。池水養魚後充滿氮肥,用來施肥最好。那
魚吃甚麼?粒料?嫌不夠天然。麵包?怕不夠營養。何不善用天然資源?吃蟲。蟲又吃甚
麼……一步步,摸索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藝術:蟲魚菜共生養殖法。魚菜共生熱潮近年席
捲歐美,在家放個魚缸,上面種菜,下面養魚,互相補足。這源於傳統智慧。千百年前,中
國人在魚塘旁種桑樹,桑葉養蠶,蠶的排泄物飼魚,塘泥又成桑樹的肥料,形成一個自給自
足的「桑基魚塘」。杜日文的農莊,藏着這樣一個生態圈。一切從黑水虻幼蟲開始。養蟲室
內有廿多盤肥大的蟲,蠕動中(很醜),但有內在美,吃掉每天從附近學校收來的廚餘。吃
飽要上路,倒入魚塘餵魚。塘水經管道噴灑在旁邊農田,養沙律菜、豬乸菜,水經植物淨化
,再排回魚池養魚。「昆蟲轉化廚餘為飼料和肥料,將社會剩餘資源變為我們吃的魚和菜,
減少浪費。」魚是當中橋樑,取於自然(吃蟲),回饋人類(魚作為食材)。調和人與自然
的需要,不正也是養殖魚的使命嗎? 這養魚方法很烏托邦,但有個致命弱點:龜速生產,單
是養蟲便花兩星期。農莊僅得兩個魚塘,每年才出產一千條寶石魚和羅非魚,非零售用途,
僅供人參觀農莊時享用。杜日文不介意,「這農莊是個示範,證明資源循環使用是可行的。」
理想能否改變社會?效率與環保之間,就看人的選擇。
川上農莊
地址:粉嶺鶴藪
查詢http://www.efarmhk.com/
想看更多精彩飲食影片,請即下載《飲食男女》最識食App,或click入飲食男女網站!
iPhone下載:
http://goo.gl/jYHhdH
Android下載:
http://goo.gl/m8yPuf
《飲食男女》網站:
http://etw.hk
|